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国人对知识的敬畏,对功名的追逐,从古至今无出其右者。

若论读书的初衷,其实大多数没那么高尚。

很简单的一句话,读书为了考取功名,为了做官。

至于做了官之后,当然是家族跟着鸡犬升天,家业开始兴旺,古人说的“家国天下”,“家”排在“国”的前面,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等到官位稳固了,步步为营往上爬了,官场上有了利益同盟和党羽了,那时再考虑忠君报国,为民谋福的事。

不可否认,世上确实存在那种读书为了报效君国的人,不过数量非常少,大部分人读书也好,做官也好,其实初衷都是为了个人或家族的利益。

人性并没有那么美好,对想当官的人来说,要求他们为报效家国而读书,未免太不现实。

科举的本质是遏制世家的势力发展,提携寒门子弟,收天下士子之心,所有这些本质里,关于人性的部分,其实没法去要求什么。

寒门子弟读书的初衷,大多也是为了改变个人和家族的命运,终究也是追逐利益的。

追逐利益不可怕,英明的君主懂得如何利用人性,将利益变成他们效忠的动力。

李钦载话里的意思,李治听懂了。

“景初的意思是说,事实上民间的读书人并不少,不过世家子弟读书看起来比民间的多而已,对吗?”

李钦载点头:“是,大唐立国至今数十年,天下承平,民心思定,太宗先帝与陛下为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盛世之兆,首先是温饱,满足了温饱,人会产生欲望,对功名的欲望,对权色的欲望,无论贫富,人的欲望是没有区别的。”

武后淡淡地道:“景初说民间读书人其实也不少,为何十余年来科考所取者,大多是世家子弟?”

李钦载不慌不忙地道:“是因为朝廷科举取士的过程出了问题。”

李治眉梢一挑:“朕愿闻其详。”

“其一,能来长安参加科考的各地读书人,是需要地方官府荐举的,虽然陛下三令五申地方官府必须荐举寒门子弟,但上令下达,中间难免被人钻了空子。”

“所以地方官员推荐来长安科考的考生里,掺杂了大量的世家子弟,世家子弟的基数庞大,高中功名被朝廷录用的几率也就大了。”

“其二,长安朝堂批阅试卷的官员也有问题,朝臣大多出自世家,他们必须站在世家的立场上,为各自的家族谋利。”

“同样精彩优秀的两份试卷摆在面前,阅卷官员首先看的是考生的姓名和出身,世家出身的考生,录用的几率比寒门子弟更大,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李钦载顿了顿,道:“科举制从朝廷而始,然而政令出宫廷,却诸多阻碍,再好的制度若被有心人利用,政令下达地方,往往完全变了味道,最终人亡政息,一场徒劳。”

李治坐直了身子,沉声道:“景初所言有理,朕今日振聋发聩,受教了。”

说着李治望向武后,武后也是一脸凝重,点头缓缓道:“景初若不言,臣妾还不知科举竟有如此多的弊端。”

李治突然冷笑起来:“可笑这些年来,朝中臣子竟无一人向朕当面直言弊病,他们表面唯唯诺诺,背地里却首鼠两端,教朕心寒!”

李钦载缓缓道:“陛下,臣刚才说过,朝臣大多出身于世家,他们不得不站在世家的利益上行事,这是无法避免的。”

武后笑了笑,道:“景初说,今日有谏进上,刚才你说的科举弊病,是否有解决之道?”

李钦载道:“有,虽不能完全解决,但臣以为能缓治其弊。”

“快说!”李治急道。

“其一,科举之前,调拨东西台御史发赴各地州县,监察地方官员荐举考生事宜,力保荐举名录的公正,对世家和寒门考生的比率严格控制。”

“荐举以寒门子弟为主,同时为了不彻底得罪世家,陛下也可许世家门阀少许官职,适当对他们妥协。”

“其二,为保科举阅卷的公正,臣请陛下采用糊名制,杜绝阅卷官员以考生出身籍贯而择人取士的弊端。”

李治和武后迅速对视一眼,李治惊奇地道:“何谓‘糊名制’?”

李钦载用手比划了一下,道:“考试过后,各考生的试卷放在一起,叠成一摞,在考生填写姓名的地方用白纸暂时糊住,让阅卷的官员无法看到考生的姓名籍贯,只能以考生试卷所答的内容择优而取。”

“待成绩排名定下来后,在监察官员的监督下,阅卷官再将试卷糊住姓名的地方打开,只凭成绩而宣布录用的人选。”

“在这个过程里,朝中各级官员层层监督,并立下严法禁止官员徇私舞弊,如此,可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亦可服天下士子之心。”

李钦载说完后停顿下来,留足了时间让李治和武后慢慢消化。

李治和武后咂摸着李钦载刚才话里的意思,半晌之后,二人眼睛越来越亮。

猛地一拍大腿,李治兴奋地道:“景初高才,巧思如神,朕太佩服了!”

武后也含笑道:“景初所谏之法甚妥,如此可极大地避免科举考试中官员和考生舞弊,杜绝世家门阀以权势插手干预科考,甚善也!”

李治大笑道:“如此,朝廷科举便是完完全全的择才取士,再无权势与人情舞弊徇私,同时,天下寒门子弟入仕的机会也大多了。”

说着李治起身,兴奋地在殿内来回踱步,然后转身指着武后,道:“皇后,记下来,刚才景初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武后含笑点头,眼神望向李钦载时,少了几分怨恚,多了几分善意。

私人恩怨放在一边,这一次,李钦载站的立场与她一致,那么,她与李钦载便是同盟。

成熟的政治人物不会被私人恩怨影响心智,盟友也好,敌人也好,因利而分,因利而合,是敌是友,立场不可能永不改变。

比如这一刻,武后便突然觉得,在科举这件事上,她与李钦载又形成了暂时的同盟。

喜欢李治你别怂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李治你别怂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独断大明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明朝做千户长风万里尽汉歌大宋世祖帝国吃相汉柏初唐房二传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主君之路乘龙佳婿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贞观大闲人最强特种兵王唐砖李治你别怂水浒逐鹿传亮剑之老子是孔捷传奇纨绔少爷煮酒点江山隋末扬旌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