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九龄连忙推辞,但杨守文主意已定。

最后,见别不过杨守文,张九龄提出可以在杨府帮忙。他愿意以杨守文幕僚的身份而跟随左右,但是却不愿意那么容易就成为杨守文府上的座上客。见张九龄态度很坚决,杨守文也就没有再劝说下去。这种人,同样是那种意志坚决,不容易轻易改变的主儿。

++++++++++++++++++++++++++++++++

“你高兴什么?”

晚饭时,明秀忍不住打趣道。

因为得了张九龄的追随,杨守文还是非常高兴,态度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有些飞扬。

“没怎么啊,能有什么高兴。”

“哈,你看你的样子,活脱脱偷到了鸡的狐狸,隔着十里都能闻到那股子得意的味道。”

杨守文给了明秀一个白眼,没有理他。

“对了,明日一早咱们就可以抵达江北,你真要和我一起北上?”

“嗯。”

明秀道:“大丈夫说跟着你就跟着你,绝不食言。”

“明老四,你真不要脸,说的好像我多希望你跟着一样。”

“哈哈哈,说不定你就是这么想的呢。”

和明秀在一起的时候,插科打诨,总是会感到很轻松。他身上自有一种很迷人的气质,令人忍不住产生出想要亲近的心思。正如明秀所言,杨守文倒是真的很高兴明秀和他一同北上。别的不说,有这么一个人在身边,至少不会太寂寞了。

由于第二天一早就要登陆,所以晚上大家都早早休息。

杨守文回船舱后,把行囊收拾一下,便吹熄了油灯,在屋中修炼起了金蟾引导术。

这金蟾引导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锤炼身体,打熬气力,充盈气血。

在炼气士的术语中,这叫做‘筑基’。

而筑基之后,便是炼精化气,孕育出一口丹田之气。

这口丹田气,在金蟾引导术里名为‘大蟾气’。到了这个阶段,也代表着筑基完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不过,这‘大蟾气’并非是那种武侠小说里的内家真气,更类似一种形而上的存在。

道德经里曾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是夜,月光透过窗户,洒入舱内。

杨守文身形匍匐,恍如一只吞噬日月精华的金蟾,腹部轻轻颤抖,发出一种奇异的声浪,在舱中回荡。那声息若有若无,给人一种不是非常真切的奇妙感受。

住在杨守文隔壁的明秀,呼的从床上坐起来。

他蹙眉而立,侧耳倾听。

半晌后,他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自言自语道:“杜家金蟾?他怎么会这‘大蟾气’?”

凝立许久,明秀好像下定了决心。

他轻手轻脚从船舱中走出来,顺着船舷过道来到船尾,招手示意一个船夫过来。

“明信,你立刻下船,赶往江宁拜见我姑姑。

若姑姑已经离开,就去龙虎山找她。见到姑姑之后,你就告诉姑姑:金蟾现世。”

明信显然是明秀的心腹,他仔细听完了明秀的叙述,而后低声道:“金蟾现世,我知道了。”

说完,他转身走到船尾。

那船尾系着一艘小舟,他纵身跳到小舟上,自有船夫过去,把缆绳解开。

明信旋即摇动双桨,那艘小舟飞驶离,朝着官塘河河岸的方向离去。明秀站在船尾,目送小舟远去……他突然抿嘴笑了,月光照在他脸上,那笑容格外灿烂。

“张士龙,你麻烦来了!”

他自言自语,旋即又嘿嘿笑出声来。

“这个杨青之,还真是有意思……我想这次去洛阳,一定会非常有趣,真有些期待!”

喜欢盛唐崛起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盛唐崛起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宰执天下回到明朝做千户春秋我为王大宋世祖抗战之铁血兵锋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主君之路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天唐锦绣佣兵的战争最强兵王带着仓库到大明最强特种兵王唐砖抗战侦察兵开艘航母去抗日亮剑之老子是孔捷隋末扬旌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暗战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