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匡胤这一次没有任何的犹豫。

**********

罗幼度并没有直接回幽州,而是找到了侍卫亲军司的步军都指挥使韩通。

“韩步帅,在下有事讨教,还望赐教。”

韩通精神有些不佳,今日的刺激过大。

尽管郭荣最后醒了过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异样。

终究过于吓人了。

毕竟大周的情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靠郭荣一个撑着。

郭荣一倒,大周的天就塌了。

韩通眼中闪过一丝警惕,说道:“不知统军有何要事?”

罗幼度听出了有几分拒人千里的意思,不过也不在意,而是直接取出了随身携带的地图说道:“为了官家的安危,这仗打不下去了。幽州四面无险可守,非大军重兵不可守。何况,燕山防线皆在敌手,契丹能够随时随地的侵入幽州城境内,劫掠百姓,摧毁农作物。”

“防不胜防……”

“届时幽州城便为鸡肋,不但民生无法保障,还会大大地增加军费负担。”

“与其陷入泥潭,不如壮士断腕,直接放弃幽州城。”

“某打算强行将幽州百姓南迁,给契丹一座空城。”

“至于易州、涿州,在下以为还是可以守的。”

“韩步帅对于边防事务最是擅长,此番退兵,如何保障北伐最大成果,便看步帅能否为我大周打造一条全新的边防线了。”

罗幼度将自己的来意,全盘托出。

郭荣突然晕厥,这种情况是他始料未及的。

对于这种不可抗拒的意外,罗幼度亦体会到了诸葛亮因马谡、李严错失战机,不得不退的心情。

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罗幼度没有赵匡胤可怖的武者六识,但他却知道郭荣一旦出现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他不可能也做不到强迫郭荣在幽州这边死战,拿命来赌这幽州。

唯一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地保证此次北伐的战果。

韩通见罗幼度因为此事而来,心底莫名一松,随即亦涌现一股敬意,暗忖:“无怪官家以他为首。”

“承蒙统军信任,通愿效绵薄之力。”

韩通抱拳相请道:“请入帐细谈。”

围绕着涿州的大房山、涿水,易州的白马山、涞水,以及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这三关,罗幼度、韩通一并商讨着如何建一条可攻可守的防线。

入夜!

军中御帐。

郭荣手中收到了回信,检查了一边封泥,确认无人私拆之后,方才取出里面的信件,认真地看了起来。

若罗幼度见信中内容,必然会大吃一惊。

信中是他今日大体的行程去向,以及御营司的调动情况。

他的行踪细节处并不精准,但他确实都去过。

御营司的调度动向,却描绘得清清楚楚。

见信中写道,罗幼度得到张永德消息后,只领十余骑就前来军寨。

御营司上下,并未得到任何指令,郭荣有些乏力的躺在椅子上,长松了口气,肃穆的脸上终于浮现了丝丝微笑。

看到最后,郭荣见罗幼度返回幽州的时间居然是黄昏左右,不免心生疑惑。

罗幼度一行人是晌午左右离去的,黄昏才回幽州?

莫不是在营中待了一下午?

郭荣当即让人去查罗幼度这一下午,跟谁在一起了。

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统军离开御帐之后,去找了韩步帅!”

韩通?

郭荣微微皱起了眉头,随即直接将韩通叫到了御前。

郭荣看着面前这位知己特意挑选出来的心腹,说道:“此次回汴京,朕欲以你为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可有信心胜任?”

韩通高声道:“必不负陛下器重!”

郭荣漫不经心地问道:“届时军中会以幼度先生为首,你觉得先生为人如何?”

喜欢问鼎十国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问鼎十国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宰执天下回到明朝做千户春秋我为王大宋世祖抗战之铁血兵锋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主君之路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天唐锦绣佣兵的战争最强兵王带着仓库到大明最强特种兵王唐砖抗战侦察兵开艘航母去抗日亮剑之老子是孔捷隋末扬旌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暗战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