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看到希拉克略并没有当场拒绝,这让巴赫拉也不由得心中一松,因为这说明大唐皇帝的信已经起到了效果,至少希拉克略心中已经有所动摇,只要他能够说服其它贵族,罗马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出兵的。

“皇帝陛下所言极是,说起来我们波斯当初曾经做出过一些错误的决定,所以无论皇帝陛下如何选择,我们波斯都不会因此而怨恨,只不过我私人还是希望皇帝陛下能够早点做出决定,若是您拒绝救援我们,我也希望您能早一点告诉我,这样我也可以早一点回波斯,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祖国!”巴赫拉这时再次郑重的开口道,为了得到希拉克略的好感,他连当初波斯忘恩负义的错误都承认了。

听到巴赫拉后面的话,希拉克略也不禁有些动容,巴赫拉只是个使节,却有着为国死战的觉悟,这样的人简直可以和神话传说中的勇士相比了,一时间他也对巴赫拉增加了几分好感,当下再次开口道:“你放心,我会在几天内做出决定的,不过你远道而来,我们罗马也不能慢待了客人!”

希拉克略说着就让人备宴,然后又召集了几个大贵族一起款待巴赫拉,说起来罗马帝国的美食也是十分有名的,而且进食方式也十分的有意思,因为他们是躺在床上进食的,而且还伴随着许多的娱乐活动,甚至在吃完饭后,还有罗马人最喜欢的海河,可谓是十分的奢靡。

入乡随俗,巴赫拉跟着希拉克略来到举行宴会的大厅,然后像其它罗马贵族一样躺在床上,旁边有一个长条形的桌子,上面摆放着各种罗马物色的菜肴,希拉克略倒是十分的健谈,这时也问起大唐与波斯当地的美食与风俗,却是对其它方面的事避而不谈。

“皇帝陛下,说起大唐的美食,我倒是从大唐那边带来一些,同样也做为礼物送给了您,若是您喜欢的话,倒是可以尝一尝!”正在这时,巴赫拉忽然想到了什么,当下再次笑着开口道。

“美食?”希拉克略听到这里也是一愣,估计他想不通什么样的美食竟然可以从万里之外的大唐带过来?不过这也让他更加的好奇,当下吩咐人从巴赫拉的礼物中将大唐的“美食”送上来。

不一会的功夫,就见有侍从带来一个箱子,当把箱子打开后,里面露出一排排用草绳扎的很紧的玻璃瓶子,这时巴赫拉站起来从里面拿出一个瓶子道:“皇帝陛下请看,这是大唐的罐头,里面的食物做好后,经过大唐的特殊处理,可以存放一年而不变质,比如这瓶罐头里的羊肉,就已经保存了好几个月了!”

“羊肉保存一年不坏,你确定是真的?”哪怕希拉克略在心中承认大唐的许多方面都比罗马要强,但是对罐头依然感到无法相信。

“当然,这些罐头是我亲自从大唐带出来的,味道与罗马、波斯的风味完全不同,陛下您尝过之后就会知道的!”巴赫拉信心满满的道,在他送的礼物中,很多都是他从大唐带过来的特产,而罐头更是长途跋涉的必需品,因此他也带了不少。

希拉克略听到这里也立刻让人将罐头打开,其中一个侍从先是尝了一下,发现没有任何异常后,这才呈给希拉克略品尝,结果希拉克略发现这个罐头虽然是凉的,但的确没有任何腐坏的样子,当下吃了一口,立刻感到一股异域的风味,的确与波斯、罗马的美食做法完全不同。

“大唐真是诸事皆巧啊!”品尝着美味的罐头,希拉克略也不由得对大唐更加的向往,如果他不是皇帝,真想亲自去大唐看一看,不过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一个想法,无论如何也要向大唐派出使节,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

喜欢懒散初唐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懒散初唐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宰执天下回到明朝做千户春秋我为王大宋世祖抗战之铁血兵锋汉柏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主君之路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天唐锦绣佣兵的战争最强兵王带着仓库到大明最强特种兵王唐砖抗战侦察兵开艘航母去抗日亮剑之老子是孔捷隋末扬旌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暗战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