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说到这里时,李世民沮丧的叹了口气,转头面向杨妃问道:“九娘,你说朕真的做的不对吗?”

杨妃听到丈夫的问话,心中却在暗笑,她对自己夫君的心思自然十分清楚,说起来皇后说的一点没错,比起李泰等其它几个皇子,李世民对太子的确是太苛刻了一些,而且在太子受伤后,一向爱面子的李世民也有了易储的念头,只是昨天被皇后当面戳穿后,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今天之所以来自己这里,恐怕只是想得到一些安慰罢了。

“夫君身为一国之君,身系天下万民,太子又是日后的国君,因此夫君对他要求严一些,自然也是应该的,只是姐姐身为母亲,看到孩子受到委屈,心中有些不平罢了,因此夫君也不必生气,免得伤了你和姐姐的感情,只要日后在细节上对太子多关照一些,同时太子的年纪也不小了,也可以让他帮着处理一些政事,这样一来,想必姐姐也就没什么怨言了。”

杨妃的话虽然看似是在帮着李世民,不过话中内含的意思也是说他做的不对,只是她说的十分委婉,而且连后面补救的办法也帮丈夫想了出来,因此让李世民听着感觉十分的舒服。

“还是九娘知心,为夫也是如此想的,只是希望太子不要再让朕失望才好!”李世民欣慰的紧了紧手臂,让杨妃紧贴在自己胸口,只是说到最后一句时,语气有些萧索,他对于自己那个大儿子的性子实在有些不太放心。

“夫君放心好了,我看承乾倒是不错,性子沉稳不说,而且对于政事也比较上心,这点连恪儿都不如他,更不用说六郎那个惫懒家伙了。”说起太子,杨妃倒是对他印象不错,还拿自己的两个儿子做的比较。

听到杨妃一直帮太子说话,而且又提到六郎,李世民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于是微笑着向杨妃道:“九娘,其实以我来看,六郎在各方面都要比承乾强的多,特别是机敏聪慧方面,别说各个皇子,就是普天下也难找出几个人能与六郎相比。”

李世民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然后又以开玩笑似的语气问道:“对于六郎这个儿子,我这个做父亲的甚是满意,不如朕就将皇位传给他如何?”

虽然杨妃明知道李世民是在开玩笑,不过听到这话还,却还是全身一震,急忙想站起来推辞,不过却被李世民紧紧的抱住,让她无法动弹。不过杨妃挣扎了几下还是说道:“陛下千万不要拿这种事开玩笑,皇位关系到天下苍生,六郎虽然聪慧,但以他的性子,实在不是个做皇帝的料!”

杨妃的推辞并不是做戏,而是真正不想让儿子介入到皇位之争,做为一个亡国公主,对于皇权斗争的残酷,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再加上她的身份,使得两个儿子在皇位一事上天生就有缺陷,因此她早就放弃了让儿子争位的打算,只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的做个太平王爷。

“哈哈哈~,爱妃你不必紧张,六郎有鸿鹄之志,这点你这个当娘的可没我这个做父亲的清楚!”提起这件事,李世民又想起当初李愔在给自己献上那幅世界地图时,向自己表明的志向,也正是通过那件事,才让李世民知道,原来在自己的儿子之中,竟然还有如此了不起的人物。

PS:真的很无奈,因为这章有些内容违禁,所以需要删掉一部分内容,可是字数少了太多又传不上去,所以只能在这里发一段牢骚,说实话违禁的内容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上头规定了牵手以上的不能写,所以只能删掉,写手都是弱势群体,根本无力反抗,所以只能按上头的规矩来,真是应了那句生活就像是那个啥,那个词也不让写,大家懂就行了。

喜欢资本大唐请大家收藏:(www.dtdushu.com)资本大唐大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读书推荐阅读: 独断大明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明朝做千户长风万里尽汉歌大宋世祖帝国吃相汉柏初唐房二传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万历1592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覆明1587红楼之科举进士长安风流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主君之路乘龙佳婿如意小郎君水浒:颠覆宋末贞观大闲人最强特种兵王唐砖李治你别怂水浒逐鹿传亮剑之老子是孔捷传奇纨绔少爷煮酒点江山隋末扬旌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大唐读书搜藏榜: 东汉末群雄争霸我的元末有点猛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华鼎人在大夏真不想加班大秦:嬴政背后的推手辰说朝鲜史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我,拯救大明!大明狂枭大阳记之身份谜团宋阀民国投机者从卫所到帝国勐巴娜西传奇曹贼凶猛大唐虎贲三国之无限乱战大唐摘星人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三国之我是袁大嘴盛唐大表哥借问天下谁主沉浮我用奇招救大明太医拿剑扎人很合理吧保安赢天下大明:我要做权臣铁十字烈火
大唐读书最新小说: 梦回大唐蝶恋花南宋北征我家阳台通三国一门四英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三国之暴君潘凤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战争承包商诗酒剑雨亮剑之从挑选奖励开始崛起夺盛总有刁民要害我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三国之吕布的崛起八条物语大明霸王亮剑之烟烽从亮剑开始当教官穿越后立志是弄潮儿抗战之我是炮兵五代第一太祖爷从兄弟连开始浪简单难度的大燕复国之旅卿主春秋鞌之战谍战之巅穿入抗战影视界从绿林开始砍翻三国大秦:摊牌了,你岳父我是秦始皇新唐高宗李治